首页
生态智库
智库专家团
智库观点
群言寄语
资政建言
成果发布
生态蓝皮书
生态视频
权威观察
全球生态视野
生态会客厅
公益之星
生态资讯
首页
生态智库
智库专家团
智库观点
群言寄语
资政建言
成果发布
生态蓝皮书
生态视频
权威观察
全球生态视野
生态会客厅
公益之星
生态资讯
生态资讯
2025-02-13
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型能源体系的思考
2025-02-13
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型能源体系的思考
黄河流域战略地位就足轻重,能源资源丰富。但该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生态本底差、新风险突显。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型能源体系须进一步推进沿流域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能源发展,防范化解生态安全风险,统筹好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能源安全之间的关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了解详情 >
2025-02-13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积极应对气候贸易碳关税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2025-02-13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积极应对气候贸易碳关税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经济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下,将气候行动纳入国际贸易,以征收碳关税的方式来制定国际贸易规则,这无疑是一项极具开创性的举措。
了解详情 >
2025-02-13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警惕气候变化致粮食减产
2025-02-13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警惕气候变化致粮食减产
粮稳天下安。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受到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显著。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前,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接受采访时指出,玉米“超短裙”等现象提示人类,要进一步警惕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减产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达成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以应对粮食安全危机。
了解详情 >
2025-02-13
同济大学陆莎:扩大绿色消费成为企业推动ESG的动力
2025-02-13
同济大学陆莎:扩大绿色消费成为企业推动ESG的动力
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积极扩大绿色消费,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引导企业执行绿色采购指南。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发放消费券、绿色积分等途径,鼓励企业采取“以旧换新”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那么,绿色消费能否成为企业践行ESG的动力呢?
了解详情 >
2025-02-13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从“远方来”到“身边取”,能源革命带来历史性转变
2025-02-13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从“远方来”到“身边取”,能源革命带来历史性转变
“碳达峰、碳中和呼唤的能源系统,必须实现可能三角。”10月18—20日,在永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围绕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进行了分享。
了解详情 >
2025-02-13
2024影响力气候大会:“不‘谈’气候,难成气候”
2025-02-13
2024影响力气候大会:“不‘谈’气候,难成气候”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气候议题已从环保范畴上升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正在海口举行的2024影响力气候大会上,多位专家表示,企业若不重视气候问题,不仅面临政策合规风险,更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谈’气候,难成气候”。
了解详情 >
2025-02-13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刚:循序渐进推进新污染物治理
2025-02-13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刚:循序渐进推进新污染物治理
新污染物经过多年治理后是否会变为常规污染物?是否还有更多新污染物出现?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应当如何展开?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刚回答了这些问题。
了解详情 >
2025-02-13
中国环保产业如何出海?
2025-02-13
中国环保产业如何出海?
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成就不但对于自身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为世界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经验做法。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者、服务者,更是中国绿色发展实践经验的传播者。
了解详情 >
2025-02-13
从COP16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025-02-13
从COP16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哥伦比亚第三大城市卡利举行。大会在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对濒危物种保护力度以及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促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了解详情 >
2025-02-13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世界各国资源循环利用的经验
2025-02-13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世界各国资源循环利用的经验
在当今全球资源紧张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环境承载能力面临巨大压力。世界各国在资源循环利用这一领域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了解详情 >
2025-02-13
厦门大学林伯强:积极应对低碳发展中的能源安全挑战
2025-02-13
厦门大学林伯强:积极应对低碳发展中的能源安全挑战
近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发布的最新2024年全球石油展望报告上调了中长期需求预测。OPEC表示逐步淘汰石油是天方夜谭,到2050年全球能源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仍与现在保持近似(50%以上)。在世界对气候变化议题投入极大关注,使用绿色能源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如何看待OPEC方面的表态?
了解详情 >
2025-02-13
COP29成功的关键看公共资金提供的气候适应资金目标
2025-02-13
COP29成功的关键看公共资金提供的气候适应资金目标
政策目标和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支持一定要协调。无论是减碳目标还是到2035年完全取代燃油车,欧盟的目标都是极其严苛的,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对竞争力的影响,相应的产业政策,尤其是支持力度没有跟上,这就造成欧盟在与一些新兴国家的技术竞争中处于被动。
了解详情 >
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型能源体系的思考
2025-02-13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积极应对气候贸易碳关税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2025-02-13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警惕气候变化致粮食减产
2025-02-13
同济大学陆莎:扩大绿色消费成为企业推动ESG的动力
2025-02-13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从“远方来”到“身边取”,能源革命带来历史性转变
2025-02-13
2024影响力气候大会:“不‘谈’气候,难成气候”
2025-02-13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刚:循序渐进推进新污染物治理
2025-02-13
中国环保产业如何出海?
2025-02-13
从COP16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025-02-13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世界各国资源循环利用的经验
2025-02-13
厦门大学林伯强:积极应对低碳发展中的能源安全挑战
2025-02-13
COP29成功的关键看公共资金提供的气候适应资金目标
2025-02-13
«
1
2
3
4
»
官方公众号
联系我们
中国北京
电话:010-84239424
邮箱: chinaecological@eco.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4号301
中国深圳
电话:0755-83332980
地址:深圳福田诺德金融中心33BC
意见反馈
提交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
生态中国网
中国碳中和(01372.HK)
森林集团
中国生态旅游网
Copyright © 2021-2025 中国生态智库
备案号:京ICP备12047798号—1
联系方式
中国北京
电话:010-84239424
邮箱: chinaecological@eco.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4号301
中国深圳
电话:0755-83332980
地址:深圳福田诺德金融中心33BC
官方公众号
Copyright © 2021-2025 中国生态智库
备案号:京ICP备12047798号—1